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5日讯 日前,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2024年度会议在京召开。期间,《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4)》报告在会上发布。据悉,今年报告以“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主题,在往年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更新了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污染去除技术提质增效等指标,并通过追踪各项指标的进展、对比国内外发展情况、结合地方实践经验,分析了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2024年是“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时间节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双控”标志着绿色转型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有减碳的国际义务,还有降污的国内需求。中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近两年来污染防治进入深水区。以上因素都赋予了报告非常重要的意义。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已经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但改善成果尚不稳定,重度污染事件时有发生,部分时段和区域排放出现反弹是影响全国及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主要原因。近年民用部门实现了较为显著的二氧化碳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但电力与供热部门的二氧化碳与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仍呈现“双增长”趋势,工业和交通部门的协同减排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2030年之前,末端治理政策还将继续在改善空气质量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2030年之后,面向碳中和目标的能源与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将成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表示,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成就,可再生能源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获联合国赞誉,这些工作同时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助推了“新三样”绿色产业蓬勃发展。然而,协同推进碳中和与清洁空气任重道远,2023年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反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碳污减排工作带来新挑战。期待未来的报告可以将中国减污降碳工作放入国际大视野中,助力讲好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空气质量改善的中国故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雷宇研究员以“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与碳减排协同的展望与思考”为题,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管理实践面临的三大挑战出发,就排放表征、驱动分析、重点识别和策略案例四个方面梳理了工作进展和体会。他表示,治理措施方面,循环产业链构建、交通转型和大数据应用进展较快,而固定源碳污协同治理及新能源适应技术案例较少;政策机制方面,涌现一批企业内和园区内协同管理试点案例,但新建项目环保引导和部门协同耦合的政策还需进一步强化。
此次会议由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及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
责任编辑:李冬阳
我也说两句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